保税货物的概念(保税货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保税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使该制度涉及的保税货物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税货物的清关程序与一般进出口货物明显不同。
保税货物的一般含义是指进入一国关境,在海关监管下未缴纳进口税捐赠,储存后再出口的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定义为: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货物。"
保税货物的特点:
1.具体目的。中国《海关法》将保税货物限制为贸易活动(储存)、加工制造活动(加工、装配)、保税货物和临时进口货物(如工程建设、科学实验、文化体育活动等)两个特定目的。
2.暂时免税。《海关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或者出口的货物,以及特殊进口的保税货物,在货物收到或者发货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后,暂时免征关税。保税货物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入中国的,属于暂时免税,而不是免税。货物最终流向确定后,海关决定征税或者免税。
3.重新运输出境。这是构成保税货物的重要前提。从法律上讲,保税货物不按一般货物办理进口和纳税手续。因此,保税货物必须以原状或加工后的产品重新运输出境,这不仅是海关对保税货物的监管原则,也是经营者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保税货物的通关不同于一般进出口货物。它不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进出口手续,而是从进出口、储存或加工到复运的全过程,保税货物的通关只有在整个过程中办理各种海关手续后才能真正完成。
保税货物通关的基本程序包括四个环节:
合同备案-进口货物-复运出口-核销结案。
1合同登记备案。
是指经营保税货物的单位向主管海关申请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并在海关批准后签发有关登记手册。合同登记备案是海关的第一个程序,必须在进口保税货物前完成。这是保税业务的开始,也是经营者与海关建立法律责任和履行监督职责的起点。
2进口货物。
是指经营单位或者其代理人在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时,应当持海关出具的《保税货物登记手册》等文件,向海关申报进口手续。
3.储存或加工后返回出口。是指保税货物入境后,应当储存在海关指定的地方或者交付给海关批准的加工生产企业进行加工制造。产品在储存期满或加工后返回出境。经营单位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持《保税货物登记手册》等文件向出境海关申报出口手续。
4核销结案。
是指经营单位在备案合同期满或加工产品出口后一定期限内,应当持有相关加工贸易登记手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等相关资料,向合同备案海关办理核销手续。海关核实保税货物的进出口、储存、加工、使用和出口,确定最终免税意见后,应当核销备案合同。这一环节是保税货物整个通关程序的终点,即海关与经营单位之间监管法律关系的终止。
保税货物的概念(保税货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保税货物的概念(保税货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发表于2022-07-05,由周林编辑,文章《保税货物的概念(保税货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由admin于2022年07月05日发布于本网,共1071个字,共5681人围观,目录为外贸百科,如果您还要了解相关内容敬请点击下方标签,便可快捷查找与文章《保税货物的概念(保税货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相关的内容。
版权声明:
文章:(保税货物的概念(保税货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来源:,阅读原文。
保税货物的概念(保税货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若有[原创]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任何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任何内容不得引用,文章若为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来源,本站仅为分享知识,不参与商业活动,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