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分析(出口退税下调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的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已提交的出口货物。自1985年以来,中国实施了出口退税政策,近年来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
出口退税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了退税速度和企业***速度,有利于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中国产业升级,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缓解国家财政赤字的压力。另一方面,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1)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减少,影响企业出口热情;(2)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产生新的地方保护主义;(3)鼓励出口贸易模式从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转变,不利于中国整个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本文在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宏观影响的基础上,实证地分析了新出口退税政策实施后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1、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原因
1994年新税制实施后,出口退税问题突出,成为税务、外贸等部门和企业关注的热点。这种情况背后有中国出口退税机制本身的深层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退税负担机制不合理
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的货物在国内生产和交易中所缴纳的流转税退还给出口企业,主要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其中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税种,它由国税局征收,而对于上缴中央国库的增值税,中央要对地方进行返还。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在增值税的征收环节,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按照75%:25%的大致比例进行分成。在出口环节,然而,中央政府承担了所有的退税责任,地方政府不承担任何退税责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分享和责任分担既不对称也不合理。
(二)出口退税政策缺乏完整性和一致性。因原材料来源不同,税负不同。
理论上和实践上,在相同的政策体系下,出口货物的原材料来源不同,不应导致不同的税收负担。但出口退税制度未能做到这一点。例如,进料加工和出口退税享受的不合理折扣,在降低税率后,实施先征后退的进料加工税按17%扣除,退税按9%扣除,使企业无形中获得折扣。如果使用国内原材料,则没有这部分折扣。不同原材料来源导致不同税收负担的后果是,由于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退税相对优惠,进口材料的全额保税使出口企业在考虑使用原材料时首先选择进口材料。这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一是外汇损失,二是客观限制了国内原材料市场的发展。
(三)退税率的不合理性
中国确定了出口商品退多少,不退多少,不退多少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1994年新税制改革期间,实行了17%的退税率,但由于猖獗的税收欺诈和国家财政资源有限,退税率两次下调(退税率为3%、6%和9%)。虽然政府在1998年和1999年提高了退税率,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大多数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尚未达到17%的法定退税率。退税率不一致,将使我国出口货物含税进入国际市场,在难以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来消化含税量的情况下,其结果将是降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在国内收购过程中,出口货物的税收损失严重
出口退税率的降低改变了按照法定税率计算出口货物退税的方式。外贸企业退税差额的进入成本由企业承担。出口货物专用发票的恢复使用要求外贸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附上出口货物专用税票。这样,供应商向外贸企业出口的货物出具专用税票,并按规定的税率计算税款并缴纳入库。据估计,一般企业的实际税负低于专用税票的预征税负。一些外贸企业在收购出口货物时,串通供应商销售时不开具专用发票和专用税票,不提前纳税。外贸企业放弃出口退税,从供应商逃税中获得补偿。
(五)自营出口不正常申报,逃税严重
现行的免税退税税收政策很容易导致出口企业逃税。首先是导致企业逃税。中国目前的城市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附加税。免税退税税法将出口货物进项税抵扣国内产品应纳税额,从而减少企业扣除的增值税附加的城市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形成逃税。二是导致企业逃税。由于我国大多数出口商品的现行退税率低于税率,退税间税率差异按规定进入成本,免退税税法出口货物审批,本质上成为出口货物退税差异进入转出审批,从而增加企业应纳税额,导致少数企业不愿意主动申报、延迟甚至隐藏申报,不做退税增值税进项,导致逃税。
因此,由于我国出口退税结构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要求,出口退税金额超过了中央财政的承受能力。出口退税的负担机制不利于出口贸易的科学和标准化管理。出口增长越快,中央财政负担就越重。我们必须调整政策,实施新的出口退税政策。
二是调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内容
(一)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重大结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为了保护国内资源,鼓励高附加值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置于国际资源配置环境中。
为进一步推进外贸体制改革,保持外贸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3年10月13日发布了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政策的决定,改革了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新账户不欠,旧账户还款,完善机制,共同负担,促进改革,促进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按照适度、安全、可行的原则,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退税率不降低或降低,对一般出口产品退税率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和部分资源产品多降低或取消退税。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为17%、13%、11%、8%和5%,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现行的出口结构,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将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
2.增加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自2003年以来,中央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首次用于出口退税。
3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具体办法是: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
4、结合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加快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和外贸出口代理制度,降低出口成本,进一步提高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结合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整体效益。
5.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承担。截至2003年底,累计欠企业的出口退税和根据增值税共享制度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财政收入均由中央财政承担。其中,中央财政自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等方式解决欠企业的出口退税问题。
(二)2005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自2004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一年多,整体进展顺利,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全部还清多年累计拖欠出口退税,建立中央和地方出口退税机制,调动企业出口热情,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然而,新机制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是由于地区负担不平衡,部分地区负担较重,一些地方甚至限制外国购买产品的出口和引进外国投资项目。为此,国务院决定在坚持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出口退税的前提下,完善现有机制,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1.调整中央和地方出口退税分担比例。经国务院批准的地方出口退税基数保持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和地方政府按照92.5%:7.5%的比例%的比例。
2.规范地方出口退税分担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省级以下出口退税分担办法,但不得将出口退税负担分解给乡镇、企业;不得采取措施限制外贸产品的出口,干预外贸的正常发展。市县出口退税负担不平衡,由省财政协调解决。
3.改进出口退税和退货方式。出口退税改革由中央统一退出,中央政府将相应取消对地方出口退税基数的返还,并在年底专门解决地方负担。
(三)2006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模式转变,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于2006年9月15日调整部分出口退税率,增加加工贸易禁止商品目录,属于结构调整。
我国取消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涉及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矿产品,包括进出口税。此外,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也有所下降。
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包括重大技术设备和部分IT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产品、生物医药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3%提高到17%;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5%或11%提高到13%。
同时,明确将取消出口退税和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所有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的商品进口均应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四)2007年出口退税调整
约占海关税总商品总数的37%。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五)2008年出口退税微调
自2008年8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取消红松仁、部分农药产品、部分有机化合物产品、紫杉醇及其产品、松香、银、零锌、部分涂料产品、部分电池产品和碳阳极的出口退税。
按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执行。一律按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执行。
经过2004年的重大调整和近年来的微调,出口退税率结构从17%、13%、11%、8%和5%调整为17%、13%、11%、9%和5%。在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下,我国出口商品退税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反映了国家通过退税率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意图。
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分析(出口退税下调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分析(出口退税下调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发表于2022-07-08,由周林编辑,文章《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分析(出口退税下调对外贸企业的影响)》由admin于2022年07月08日发布于本网,共3726个字,共5759人围观,目录为外贸百科,如果您还要了解相关内容敬请点击下方标签,便可快捷查找与文章《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分析(出口退税下调对外贸企业的影响)》相关的内容。
版权声明:
文章:(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分析(出口退税下调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来源:,阅读原文。
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分析(出口退税下调对外贸企业的影响)若有[原创]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任何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任何内容不得引用,文章若为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来源,本站仅为分享知识,不参与商业活动,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