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风险
采购风险是什么?
采购风险通常是指采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故,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
具体来说,如果采购预测不准确,材料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集团产能下降,导致供应不及时,货物不符合订单要求,材料增加迟钝,采购人员工作失误,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都会影响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
采购风险类型
一、企业物资采购外因风险。
1.意外风险。自然、经济政策、价格变化等因素造成的意外风险。
2.价格风险。首先,由于供应商操纵投标环境,在投标前串通,故意提高价格,使企业采购遭受损失。第二,当企业采购认为价格合理时,批量采购,但该材料可能会降价,造成采购风险。
3.采购质量风险。一方面,由于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加工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或损害用户的经济、技术、人身安全和企业声誉。另一方面,由于采购原材料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制造加工和交货期,降低企业声誉和产品竞争力。
4.技术进步的风险。一是企业制造产品因社会技术进步而贬值,无形损失甚至被淘汰,原采购原材料积压或质量不符合要求;二是由于新项目开发周期缩短,如计算机新机、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刚刚购买了大量计算机设备,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采购设备已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
5.合同欺诈风险。
1)以虚假合同主体的身份与他人签订合同,以伪造、虚假、无效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合同担保;
2)接受对方支付的货款和预付款,担保财产后逃跑。
3)签订空头合同,而供应商本身就是一家皮包公司
4)供应商设置的合同陷阱,如供应商无故中止合同、违反合同规定等。
二、企业物资采购内因风险。
1.计划风险。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受到影响;采购计划管理技术不当或不科学,偏离目标,导致采购中的计划风险。
2.合同风险。一是合同条款模糊,盲目签订合同;简化违约责任约束、口头协议、绅士协议;验证、公证合同比例过低等。第二,合同行为不正当。为了改变卖方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卖方经常采取一系列不正当手段,如贿赂买方,获得企业采购基础;给予虚假折扣,以某些好处为诱饵公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一些买家贪图微利,牺牲企业利益,不能严格按照规定签订合同。第三,合同的日常管理混乱。
3.验收风险。数量上缺斤两;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品种规格上货不对,不符合要求;价格变形等。
4.股票风险。首先,采购量不能及时提供生产需求,生产中断造成缺货损失造成的风险。第二,材料过多,导致积压,大量资金沉淀在库存中,失去资金的机会和利润,形成存储损失的风险。第三,材料采购市场估计不准确,盲目采购,造成价格风险。
5.责任风险。归根结底,许多风险都是人为风险。主要体现在责任风险上。例如,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很好地关闭合同,导致合同纠纷。或者买方伪公济私,收回扣,谋取私利。
防范采购风险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加强员工特别是采购业务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加强法律理念,重视职业道德建设,依法工作,培养企业团队精神,提高内部风险防范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合同风险。
(二)加强对物资采购招标和签约的监督。
1)检查材料采购招标是否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是否违反规定。采购机构和人员是否调查供应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供应商是否每年进行一次审查和评估。
2)加强对合同的监督。检查合同条款是否违反政策法律,避免因内容违法、当事人主体不合格或超出经营范围而无效;通过信用调查,认真掌握对方的履行能力;严格审查不谈利益、舍近求远、进入情商等异常情况;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否明确,是否以单代约,手续是否有,签字是否齐全。
(三)加强对材料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全过程的是指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所有环节的监督。重点是对计划制定、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账付款四个关键控制点的监督,以保证不弄虚作假。全方位的监督是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科学规范的采购机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质量,还可以保护采购人员和避免外部矛盾。
1、加强对材料需求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的审计。审查企业采购部门的材料需求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依据是否科学;调查预测是否偏离实际情况;计划目标是否与实现目标一致;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和质量计划是否有保证措施。
2.做好合同验证审计。
1)审查签订经济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具有主体资格、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
2)审查经济合同当事人的意图是否真实。
3)审查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
4)审查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完整,文本表达是否准确,合同签订是否符合法律程序。通过审计验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不合理和非法现象;要求当事人补充缺乏必要的条款;修改不公平的内容;停止使用经济合同的非法活动,减少和避免经济合同纠纷。
3、审计合同账户、合同汇总和信息反馈。目前,合同纠纷正在增加。如果合同丢失,将失去有利地位,并在处理过程中遭受风险。因此,建立合同账户,做好合同汇总,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及时、准确、真实地向相关部门提供反馈,也是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合同风险的重要方面。
4.加强物资采购合同执行中的审计。
1)审查合同的内容和交货期的执行情况,是否做好材料到达验收和原始记录,是否严格按照合同支付。
2)检查材料验收工作的实施情况,是否在材料采购、仓储和分配过程中进行验收和控制。3)审计不合格品控制的实施情况,及时记录不合格品,并采取措施。
4)重视对合同履行违约纠纷的处理。合同履行过程中违约纠纷客观存在,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有可能使合同风险严重化。
5、加强对材料采购绩效考核的审计。建立合同执行管理各环节的考核制度,加强检查考核,将合同规定的采购任务和相关工作转化为分解指标和责任,明确规定工作数量和质量标准,分解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结合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尽量避免合同风险。
避免采购风险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规避采购风险的手段
一切都有风险。归根结底,采购风险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避免。主要手段有:做好年度采购预算和战略规划;仔细选择供应商,注意供应商的筛选和评级;严格审查订单合同,尽完善合同条款;拓宽信息渠道,保持信息流畅;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充分利用供应链管理优化供需;加强过程跟踪和控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问题,降低采购风险。
汉明电子全球采购营销总经理徐成指出,充分利用专业信息网站,有助于采购人员更方便、更准确地获取信息,为判断供应商和产品提供依据。同时,公司可以派遣专职厂家到重要供应商,或者经常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检查。他强调,采购应减少对个别供应商的过度依赖,并可以使用替代方案和替代供应商来分散采购风险。至于预算,由于采购预算是基于材料成本和销售预测,徐成建议主要生产订单的公司应注意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可以在要求的时间交付,并适当使用MRPII在项目开发前,系统目开发前与所有原材料供应商充分沟通,使供应商明确合作的方向和要求。
二是降低采购风险的关键
企业要降低质量、交期、价格、售后服务、财务等方面的采购风险,最关键的是与供应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戴正立读者的这个观点得到很多人的拥护。他详细提出了要建立关系需注意的几个阶段。
首先是供应商的初步调查阶段: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对供应商的品牌、声誉、规模、销售业绩、研发等进行详细调查,并可派人到另一家公司进行现场了解,以进行整体评价。必要时,应成立由采购、质量管理和技术部门组成的供应商选择小组,选择供应商的质量水平、交货能力、价格水平、技术能力和服务。在初步判断需要开发后,建议通知供应商公司的情况。
二是产品认证和业务阶段:逐一测试或沟通所需的产品质量、产量、用户状况、价格、付款期、售后服务等。三是小批量认证阶段:小批量生产和交货期的论证。第四大批量采购阶段:根据合作情况,逐步加强采购。第五,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估,邀请合作良好的供应商与公司沟通明年的工作计划。
三、采购人员不仅要考虑采购风险
采购作为连接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窗口和桥梁,作为公司的输入部门(营销为输出部门),作为公司的利润中心,不仅要预测和防范采购风险,还要从整个公司的角度考虑制造、物流、财务、营销、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影响。Wengqun在个人观点区提醒大家,要注意企业总权益成本的核算,而不仅仅是采购成本;使整个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风险最小;从而从外到内、从下到上整合公司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整体利润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和损失,另一位读者给了你一些建议:他们的公司将采购分为供应开发(sourcing)小组与采购(buyer)小组。Sourcing主要负责成本控制、风险防范、产品质量和供应商综合能力评估(包括供应商物流状况、售后服务、公司财务资源、整体管理能力等),Buyer根据Sourcing根据公司的生产状况和需求,提供的信息可以购买和跟踪订单。
需要明确的是,采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控制采购风险带来的相关成本在风险发生后变得非常重要。
采购风险
采购风险发表于2022-06-02,由周林编辑,文章《采购风险》由admin于2022年06月02日发布于本网,共3903个字,共5920人围观,目录为经济百科,如果您还要了解相关内容敬请点击下方标签,便可快捷查找与文章《采购风险》相关的内容。
版权声明:
文章:(采购风险),来源:,阅读原文。
采购风险若有[原创]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任何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任何内容不得引用,文章若为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来源,本站仅为分享知识,不参与商业活动,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