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劳动力市场
什么是内部劳动力市场?
所谓内部劳动力市场,顾名思义,是指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实际上是企业内各种劳动合同和就业安排制度的总和。
在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市场不是新古典主义理论所描述的单一外部市场供需调整模式,而是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共存的二元结构。在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中,都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体系。这不仅在日本在东亚文化界非常明显,而且在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也非常普遍。
提出内部劳动力市场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美国劳动经济学家纳斯德(R.A.Lester,理论经济学家L.C.Reynolds(1951)在研究工资差异及其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关系时,指出了传统工资理论和制造商理论的局限性,为人们探索新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之后,便有好几位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企业内部劳动关系问题。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家克拉克·克尔(ClarkKerr)1954年发表了一篇直接讨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文章,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J.S.穆勒和凯尔恩斯(J.E.Caimes)工资差异来源于非竞争集团(non-competinggroups)认为现实中的工资差异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balkanization)因此,首先提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非竞争力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思想。社会学家怀特(W.H.Whyte)在1956年出版的《组织者》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型组织(如大公司)日益增长对其成员概念和行为的可能影响,涉及制造商内部的就业实践。J.Dunlophe、R.E.Livernash1957年发表了两篇文章:当代工资理论任务和内部工资结构,其中提出了工作结束(jobcluster)工资等高线(wagecontour)这些概念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对工作晋升和工资决策的分析奠定了基准。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与直接受供需调整的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一系列不同的特点:
第一,内部市场主要以管理和实践为调整手段。它是一个科级组织,其人力资源配置过程完全纳入管理规则。同时,企业内部独特的实践和传统作为非正式规则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外部市场通常以价格为调整手段。
第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合同一般较长,这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企业在完成初始就业后,往往通过默契或承诺维持就业关系的稳定,为员工提供长期职业发展的机会,一般不容易解雇员工,即使经济环境低迷或企业面临业务困难,也不会立即将多余的员工推向社会,而是通过一系列内部优化重组措施。相应地,员工通常很少有流动性或跳槽行为。这与外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频繁波动形成了对比。
第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策机制也具有特点。在这里,工资与工人的长期绩效有关,实行所谓的年薪分配制度。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意义
那么,在市场体系下,为什么企业除了外部市场调整外,还需要内部劳动力市场呢?这是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可以弥补外部市场的不足,具有客观的效率基础。
首先,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不仅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招聘、筛选和培训成本,还可以削弱经济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风险成本。
其次,内部劳动力市场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发展。在短期的就业关系中,企业和员工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就业关系中断,他们的投资将面临损失。内部劳动力市场增强了雇主对长期合作的预期,为人力资源投资建立了有效的激励基础。
最后,内部劳动力市场也有助于实现长期激励的兼容性。通过工作阶梯、内部晋升制度、资格导向薪酬制度等长期激励机制,可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动态效率。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张凤林,代英姿.西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论(J).2003年第7期经济动态
-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若干建议
内部劳动力市场
内部劳动力市场发表于2022-06-11,由周林编辑,文章《内部劳动力市场》由admin于2022年06月11日发布于本网,共1572个字,共5754人围观,目录为经济百科,如果您还要了解相关内容敬请点击下方标签,便可快捷查找与文章《内部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内容。
版权声明:
文章:(内部劳动力市场),来源:,阅读原文。
内部劳动力市场若有[原创]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任何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任何内容不得引用,文章若为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来源,本站仅为分享知识,不参与商业活动,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